项目前期深度介入。依托“5+1+N”项目综合调度平台,建立“一对N”环评包保服务制度,提前介入项目环评编制,协助解决项目前期的审批障碍;对不需办理环评手续的,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深度参与招商引资,在项目甄别阶段提出环保建议,避免项目落地走弯路。截至2022年底,累计服务重点项目898个。
项目审批提质增效。一是规范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印发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工作程序规定》,报告书审批时限由60天压缩到24个工作日,报告表由30天压缩至12个工作日。扩大告知承诺制审批范围。在省厅实施告知承诺的行业及项目类别的基础上,增加2大类3小类,告知承诺制审批范围的项目3天内可完成受理、批复。2022年实施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120个,约占全年全市审批文件总量的18%。二是优化总量指标核定程序,统筹保障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需求。在环评受理阶段,由环评审批科室统一核算及分配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并直接在环评批复上注明,无需企业另行申请。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安庆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总量指标使用暂行办法》,实行主要污染物全市调剂保障制度。2022年预先下达氮氧化物总量使用指标800吨,化学需氧量595吨,氨氮78吨,全年未发生污染物总量不足影响项目落地的情况。三探索创新审批方式,降低企业成本。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充分利用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以宿松县亿博皮革产业园3个皮革项目、6个摩配项目,怀宁县石牌镇6个肠衣项目为突破口,推行同类型项目打捆环评。截止2022年底,110余个项目借鉴了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节约企业成本约200万元。经估算,打捆环评项目环评成本降低1/3。
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有保障。强化环评文本质量复核。2022年分4次抽取、复核80余份环评文件,发现质量问题16个,对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的编制单位和工程师予以通报、失信记分,并责令完善环评文本;督促建设单位按照要求整改落实,确保环境风险可控、污染物达标排放;约谈环评审批人员,责令做出书面检查。开展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专项检查。2022年共检查企业400余家,发现问题10个。强化环评编制单位监管。对在宜注册登记的14家环评编制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发现2家企业存在无工程师的情况,责令企业及时变更、注销企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