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环境观察网!
环境观察网
首页 > 地方动态 > 正文

宜昌实现境内长江干支流船舶污染物水上接收转运处置全覆盖

2022-03-28 21:56:55   栏目:地方动态   来源:中国环境APP   点击:

船舶污染防治是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的关键战役,也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基础工程。把长江水道建设成为环境美、生态优的绿色长廊,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是宜昌市政府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特殊历史使命。

宜昌拥有长江岸线232公里,约占长江通航里程的十分之一,宜昌还是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两大水利工程所在地,长江上船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船舶尾气、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以及化学品洗舱水等。

据统计,长江湖北宜昌段每年有逾6万艘次船舶靠港停泊,50万人次船员聚集,待闸船舶日均1600艘,年过闸船舶约6万艘。据测算年产生生活垃圾约4万吨、生活污水约25万吨、含油污水约6万吨。船舶污染物处置任务重,监管战线长。为节省航行时间、压缩航行成本,绝大多数过往行船将船舶污染物的交付地点选择在宜昌。

宜昌市投资7.2亿元,建设了一个船舶防污染综合保障基地、11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码头、48艘污染物接收转运船舶,实现了宜昌境内长江干支流船舶污染物水上接收转运处置全覆盖。

 

宜昌市已完成“一站两区三地六点”12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设,实现全市678千米干支流通航水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全覆盖。

 

污染物接收转运船舶在完成接收作业后,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可通过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分别转运至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和危废处置企业完成后续处置流程。

 

由宜昌市交通运输局主导研发的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打破原有的污染物交付中交接双方无法及时有效衔接的盲区,实现船、港、岸等节点的无缝对接。船舶进入长江宜昌江段,可通过“净小宜”微信小程序快速选择接收船舶上门收取污染物。接收船点对点完成接收后在线提交污染物转运上岸需求,由转运单位到接收转运码头现场接收。污染物完成船岸交付后运至后方专业处置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整个过程实现了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信息化监管,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该系统还可实时发布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数据,全方位展示污染物处置能力和质量,全覆盖统筹污染物交、接、转、处环节,从大数据角度准确反映船舶污染防治的难点和痛点,为服务绿色航运发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

三峡近坝水域是长江航运船舶过闸重要的集中停靠区和中转站,船舶停靠期间使用柴油发电造成空气、噪声污染,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此,宜昌完成三峡坝区秭归旅游港、沙湾锚地、水上综合服务区、仙人桥靠船墩等示范项目建设,创新推出靠岸固定式、靠岸浮动式、离岸固定式、离岸浮动式、船电宝、水上服务区综合能源保障6种典型岸电系统,能满足各种停泊方式下的船舶岸电需求。通过电缆智能收放系统、T形接口箱等核心设备,实现了电缆随水位变化自动收放、跨船连接供电,突破了高落差、远距离、并靠级联等岸电接入难题。

 

 

宜昌市紧扣需求首创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净小宜”,并结合系统有效厘清部门监管边界、建立协同监管制度,实现了船舶污染防治全天候、全链条、全联单、全覆盖,部门监管可追溯、可预警、可调度、可协同,成功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治理模式助推三峡绿色航运时代发展,为探索长江全流域船舶污染防治新途径迈出了重要一步。

 

 

宜昌市同步出台了船舶污染管控方案、长江宜昌段生态环境修复和三峡生态治理试验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并将岸电供应系统纳入新建港口码头竣工验收项目;加强船舶环境监管,将船舶使用岸电情况纳入年检项目,形成了“建、管、用”一盘棋岸电协同机制,为岸电推广创造了有利环境。

湖北省秭归县位于去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长江流域下行船舶待闸的集结地和三峡库区漂浮物的聚集地。宜昌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秭归环保码头总投资1.27亿元,建立了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统一转运、集中上岸、集成处理一体化系统,主要承担三峡库区待闸船舶生活污水、含油废水、生活垃圾及漂浮物打捞接收转运处置。设计年船舶生活污水20万吨、处置生活垃圾1.2万吨含油废水接收转运8万吨,确保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党支部走进基层为企业办实事
下一篇:宁远:“无疫”村中的那抹“志愿红”

最热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