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环境观察网!
环境观察网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山东制定“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路线图”

2022-04-07 23:13:32   栏目:专题报道   来源:中国环境   点击:

“到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气候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局面。”4月7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翠荣告诉记者:“‘十四五’时期是山东省坚决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奠定基础的关键期、窗口期。《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等,对全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jpg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打造应对气候变化典型省份

山东省位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和脆弱地带,极端天气事件在气候变化进程中发生强度和频率呈升高趋势,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亟待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全面加强,相关法规标准、政策制度以及人才队伍等亟需建立完善。

为此,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交通厅、省能源局等部门编制了《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围绕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的工作目标,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打造全国积极应对和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沿海典型省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泓洋对记者说:“目前的碳强度约束性指标主要针对二氧化碳,对于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也不能放松。山东省将在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率先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和路径研究,探索建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目标、减排潜力测算方法以及统计核算监测体系。”

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表示,“十四五”期间,全省能源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实现翻一番;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煤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双70”降到“双60”,能源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落地见效。

《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积极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生态领域和经济社会领域气候韧性;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低碳技术创新平台;突出试点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低碳试点示范、近零碳排放试点等工程;发挥碳交易市场激励调节作用,落实国家有关金融、税收政策;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加强气候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气候治理效能等重点任务。

侯翠荣.jpg

图为侯翠荣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山东方案”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山东省是碳排放大省,火电、钢铁、电解铝、地炼等高碳行业企业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压力较大。

侯翠荣告诉记者:“《规划》从理念上,体现了积极应对战略,明确了全省‘十四五’期间能源、建筑、交通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目标要求,强化了科技创新、示范引领、激励约束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提出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山东方案’。”

记者注意到,《规划》注重科技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设为专章,以科技创新驱动气候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从科技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关键核心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科技成果集成推广、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开展减污降碳系统治理技术专项科技攻关,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水平,加快补齐基础性、关键性能力短板。

《规划》要求,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进程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领域气候韧性,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报,有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推动森林碳汇能力提升、增强和修复农田、湿地碳汇,同时充分发挥海洋大省优势,加快推动海洋碳汇建设和增汇行动。

吴泓洋对记者说:“山东省拥有滨海盐沼、海草床、藻类贝类养殖等丰富的蓝碳资源,在发展海洋碳汇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目前,依托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成立了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系统开展全省海洋碳储量调查评估及其方法学等研究;威海等市已经在海洋碳汇建设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切实保障各项任务目标落地落实,《规划》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规划》实施的过程监管,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每年调度《规划》任务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充分用好考核指挥棒,按照国家要求,将碳排放强度指标纳入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

06.jpg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农村绿色发展仍面临挑战,如何破局?
下一篇:我国每年新增超1000万吨锰渣,如何治理?这份文件给出标准

最热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