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环境观察网!
环境观察网
首页 > 信息披露 > 正文

又有4人被“拉黑”,最新环评信用管理动态释放什么信号?

2023-02-28 23:55:34   栏目:信息披露   来源:中国环境APP   点击:

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22年下半年环评信用管理对象列入“黑名单”情况的通报》,公开最新的环评信用管理动态。其中,山东方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金涛等4人因所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列入“黑名单”。

记者结合此前公开的2022年上半年环评信用管理对象列入“黑名单”情况,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搜索相关处罚文件,发现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的检查考核正在强化,环评文件质量正逐步提升。

去年共计1家单位和15人列入“黑名单”

所谓黑名单,即指环境影响评价失信“黑名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规定,信用管理对象受到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工作处罚的,信用平台将其列入“黑名单”,列入期限与处罚决定中禁止从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工作的期限一致。

而列入“黑名单”后,对单位和个人的影响颇大。《办法》明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由列入“黑名单”的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编制的,不予受理。一言以蔽之,进入“黑名单”便意味着从业受限。

去年8月,生态环境部便对2022年上半年环评信用管理对象列入“黑名单”情况进行通报。结合两次通报来看,2022年共计山东方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1家单位和杨波等15人列入“黑名单”。

1家单位、15人,相比往年2022年列入黑名单的环评信用管理对象数量并未有大幅波动。记者查阅2020年、2021年相关数据发现,2020年共计6家单位、5人列入“黑名单”,而2021年这一数据这是3家单位、22人。

 

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黑名单”界面

 

事实上,发布环评信用平台失信黑名单的相关通报的时间并不久。2020年7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发布环评信用平台失信黑名单,对9家环评机构及个人作出处罚。虽然发布时间尚短,但情况发布的效用却有目共睹。

北京中环智云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梅桂友告诉记者,相关通报对于环评信用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环评师严以律己、自省自律。

内容虚假为主,声环境影响评价成抄袭“重灾区”

根据通报,2022年被列入“黑名单”的15人分别来自11家不同的环评机构,其失信行为源于11个项目环评文件的严重质量问题

记者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搜索,查询到15人的处罚决定文件,处罚决定文件中清晰地点明了失信具体行为 。而这些行为中,以环评内容弄虚作假为主:

两项目建设地点、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时间、监测点位不同,但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完全相同;

两项目报告表机制砂和石子卸料量不同、汽车单次卸料量和平均风速相同,但环境影响分析章节给出的装卸次数和起尘量完全相同;

两项目报告表选取的最大可信事故源强不同,爆炸引发CO、粉尘等伴生/次生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同,选取模型和参数相同,但发生爆炸后不同气象条件下和不同时间下CO预测结果完全相同。

记者统计,11个存在失实行为的项目环评文件中,共有8个项目涉及抄袭其他项目环评文件,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而值得一提的是,这8个存在抄袭行为、弄虚作假的项目中,4个项目的抄袭内容均是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梅桂友告诉记者,对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可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无监测资料时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声环境保护目标进行现场监测。而现场监测采用噪声监测专用仪器,在现场直接监测读取数据。与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的监测相比,技术难度不大,监测资金也较少。

技术不难操作,资金也花费较少,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环评单位不重视,图省钱,认为不必开展现状监测,找个数据就行,另一方面是环评师或编制人员不重视,认为声环境影响评价不重要,图省事,抄个数据就好。”梅桂友认为,声环境影响评价抄袭是不可原谅的、不能容忍的。

新一年全面整治弄虚作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约束项目与规划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为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制度的“生命线”,直接关系环评制度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过去几年,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对环评弄虚作假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采取一系列举措:严格依法处理处罚,指导全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常态化监管;主动担当作为,针对故意提供虚假环评文件且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例推动司法实践;实施环评文件智能复核查重,建立环评人员从业异常情况按季度预警机制;组织对在环评信用平台建立诚信档案的环评单位和环评工程师进行全面排查。

而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明确强调,当前部分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环评监测数据造假等问题依然突出,要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

目标已经确定,路该怎么走?实际上,去年8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领域),以江苏省南京市、四川省绵阳市、海南省琼海市三地实践指导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行为的执法工作。

其中,包括对环评文件弄虚作假的建设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双罚制”,警示相关单位及责任人员依法依规编制环评文件;将群众举报线索作为发现违法问题的重要途径,及时启动调查程序,锁定环评文件造假的事实并依法处罚;督促建设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受委托编制单位的约束,明确各方责任。

此外,梅桂友还建议,继续强化环境影响信用平台建设,强化环评文件智能复核和人工复核体系建设,提升编制单位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内部审核。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旅客未申报携带麝香进境:违规!
下一篇:公安机关2022年侦破长江非法采砂犯罪案件27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90余个

最热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