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环境观察网!
环境观察网
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重磅!中央党校赵建军等: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战略意义

2023-04-05 15:56:38   栏目:环保人物   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是以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方位上,对如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建设而做出的重要研判,聚焦解决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战略意义。

从政治维度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政治目标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交融、激荡叠加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全球经济发展放缓,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回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现实问题,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需要回答的迫切现实问题。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一条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回顾历史,高质量发展的提出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指引下,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向高级形态迈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百废待兴到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再到改革开放后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一些深层次的机制问题日益显现。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重要研判的提出,中国经济必须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特别是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化解上,都体现出需要聚焦更高质量的发展。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与战略部署。与之前的发展观相比,高质量是国家“十四五”战略的发展目标,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是更加坚守人民立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理论维度看,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将发展视为一个质量互变,既有继承又有超越的历史过程。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一般来讲,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持续量的积累之后必然会有质的提升。国际经验也表明,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速度回落,要想实现向经济强国迈进,必然要经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的过程。高质量发展便是强调对这一经济规律的顺应与遵循,是以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创新。

作为理论的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强调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与整体性,是连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问题做出的系统性论述。高质量发展在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结合,是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学的最新成果。同时,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可以看出,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方式的低碳绿色化转型,突出强调生产方式之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复归的基础之上,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从实践维度看,高质量发展不单指经济发展,而是社会各方面统筹协调,突出强调了系统性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突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整体中,把握“五位”与“一体”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近平总书记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个必须”的明确要求,系统阐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基点、必然要求、最终目的,为解决发展的质与量相统一、平衡与充分问题,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总的来说,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这个任务的根本方法。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显著增加,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更要看中长期增长与发展后劲。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在此意义上,实现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化解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作者赵建军系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央党校教授;薄海系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以高品质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翁伯琦、郑开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把握好哪些环节?

最热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