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环境观察网!
环境观察网
首页 > 环保人物 > 正文

“我只是为了守护我最爱的家乡” ——记最美基层环保人杨通圣

2022-12-15 22:13:59   栏目:环保人物   来源:中国环境APP   点击:

杨通圣在贵州农村出生长大,按他的话说:“自己就是个会监测的庄稼汉。”

用脚步丈量监测的庄稼汉

粗糙的白粉刷墙、十字花的镂空砖块——惠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一开始只有几个简陋的房间。有桌子,有电源,无仪器、无设备是杨通圣初到单位时的景象。

“1985年,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惠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

那个年代,惠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使用的主要设备是一台分光光度仪、一台生化培养箱、一台PH计和一台电导仪。最困难的是,全部须用手工操作才能完成各项指标分析。

“我与同事从监测设备、药剂采购计划、设备安装调试开始,一样一样地学,一点一点地干,力争用准确的数据分析环境污染状况,以便掌握涟江河地表水环境质量动态。”杨通圣回忆到。

除了常规监测,在那个大烟囱尚存的年代,杨通圣还需肩背设备,手脚并用,一步步徒手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开展监测。

为了水体取样,杨通圣一次与和两个老同志穿过位置险峻的无人水电站,当杨通圣背起那一串玻璃瓶,小心翼翼走过高耸的大坝时,一回头才发现两位老同志哆哆嗦嗦缓慢前进,已落下好远。

“也许是从在小地里干活,即使参加工作了我仍像有使不完的劲。”上世纪80年代惠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一共仅6人,白天采样、晚上化验,“我们早出晚归却充实无比,期待着数据的成型。”杨通圣笑着说。

在1986年惠水渔梁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田垦上,常常能见到杨通圣的身影。

在进入监测部门不久后,杨通圣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渔梁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不完善,当地涉及的部分农村土地将面临今后被水源地蓄水淹没的情况。

但80年代的惠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别说电子仪器,就连人工设备也所存无几,杨通圣面对这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做了决定:徒步人工测量饮用水源保护区域。

于是,稻田边、泥地上,凉鞋穿得脱底了,换成拖鞋,时值盛夏,全身从晒黑到脱皮后晒红,在不规则的土地上,杨通圣俯身用卷尺一段一段测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的曲折边界。

杨通圣运用先前在预备役部队兼职时掌握的军事技术知识,完成了渔梁河水库水源保护区的水域、陆域划定和一系列图标界定,此举不仅加速完成土地征拨、退耕还林等保护性工作,还确实保障了惠水县城4万多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环境监测造福一方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惠水造纸厂落后的造浆工艺,不仅用水量大,在不断超负荷运行的同时,造纸废水无法完全处理,直排外环境。

废水让涟江河如患了“感冒”,河中流着一条颜色分明的“鼻涕带”。

在多年筹备及争取下,此时的惠水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已健全了设备和技术。

杨通圣及队友对涟江河开展了全面环境监测,在惠水县造纸厂内外区域取样检测。

随着工作的持续开展,能监测的项目指标越来越多,监测数据越来越全,为县人民政府做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监测数据的支持下,九十年代起,县政府逐步关闭了一批转型失败、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企业。彻底消灭了涟江河边的两条黑、白色污染带,封闭了涟江坝区的上百座土砖瓦窑,取缔了200余个土石灰窑,有效改善了惠水县生态环境质量。

在1999年负责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工作中,杨通圣完成25个乡镇及企业调查采集数据、运用环境统计技术编制调查表,客观地调查分析和总结上报,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农业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表彰为“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先进个人”。

2010年开展的惠水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由于惠水县环保部门人少工作量大,杨通圣为各乡镇基层污染源普查人员解答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技术指标解释等问题。

从进入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第一天开始,不仅日常加班繁杂,周末、节假日更是“一日难求”。

杨通圣常常乐此不疲地与同事讨论污染源普查遇到的非常具体的实际问题,顾不上休整,一度被领导“驱赶式”休息。

通过认真抓好实施方案制定、基层普查员培训、普查指标计算、采集数据审核、信息反馈和材料汇总上报等,杨通圣还被授予“贵州省第一次全国工业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一个雾霭沉沉的清晨,一位村民带着鱼竿到湖边准备钓鱼,他蹲着用打火机点烟时发生了爆燃,他慌忙扑熄面前的火团,一股汽油味弥漫在湖面上。

杨通圣在现场发现水草上布满油污,他溯源追查,原来惠水县断杉镇加油站观察井内的油罐正在漏油。

随即,他买了8床棉絮,并因地制宜现场取材——用竹竿、鱼竿与棉絮绑成“棉筏”,拦截、吸附漏油口溢流漂浮的油污,第一时间将水面油污收集清理,取得了良好应急处置效果。

常年的一线工作,杨通圣还为突发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指导。

惠水县大冲煤矿曾发生透水,杨通圣不仅以最快速度向县应急处置指挥部上报突发环境污染应急处置实施方案,还参与指导现场处置工作。

守护我心爱的家乡

在杨通圣及其领导同事的长年努力下,如今,惠水县已建起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环境监测实验室。2019年机构改革后更名为惠水生态环境监测站,配置有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先进仪器,大大提高了环境监测的工作效率。由最初的手工操作分析逐渐走向自动化监测,使得分析时间大大缩短。

截至2022年10月,惠水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99%以上,涟江河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5年保持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

“现在涟江太舒服了,水清得很,我儿子还是涟江赛龙舟队员,除了端午节看龙舟,平时我们喜欢在涟江边散步,城里现在空气好,水好。”涟江街道三合村村民黄龙涛高兴地告诉记者。

2021年,杨通圣获得了最美基层环保人称号。“我只是为了守护我最爱的家乡,为了环保工作能被更多人认可。”杨通圣诚恳地说。

杨通圣喜爱在涟江边散步,如今,他每天注视着这条心血守护的江河,心里满是安然。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阜阳市委书记孙正东到颍上县调研督导基层党建和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
下一篇:青海省委书记省长部署全省总林(草)长工作任务

最热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