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环境观察网!
环境观察网
首页 > 信息披露 > 正文

西藏督察反馈提到冰川,它们还好吗?

2022-06-01 21:12:11   栏目:信息披露   来源:中国环境APP   点击:

 

6月1日,中央第四生态环保督察组向西藏自治区的反馈督察情况。

反馈情况中,在“贯彻落实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方面,提及“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理解不到位,对青藏高原冰川等生态系统脆弱敏感、自然生态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的严峻现实认识不充分、不清醒。”

 

 

46337条,这是中国冰川考察队从1978年开始,持续24年,历经30多次野外考察后统计出的数字,最终成果编制成第一次《中国冰川目录》。

2006年起,历时八年科学调查,我国再次用8年时间对西部冰川分布现状进行系统更新。

为何要耗费如此多的精力去摸清冰川的家底?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实在太过重要。

不同于四季分明的内陆,我国西部有一片“冰冻星球”,这里终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冰雪沉降中掉落进的空气粉尘,给冰层刻下了岁月的纹理,凝固着地球变迁的“心事”,科学家们可以通过钻取冰芯来判断一段时期以来地球气候环境的变化。

放眼整个地球,如此大规模的冰川多存在于高纬度地区,如格陵兰和南北极冰盖,青藏高原是一个例外。

 

图源:星球研究所

 

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八成以上。由于高原不同地区降水量、温度的差异,冰川可以按气候条件划分为三种类型:

西北部及中部气候干燥,温度低(<-1°C),这里的冰川被称为极大陆性冰川,较为稳定,面积约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32%;

东南部虽然气温也较低(1-5°C),但年降水量高,海洋型冰川在这里重复着消融与冻结的循环,十分活跃,面积约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22%;

而位于这两类冰川间的过渡地带,则分布着面积最广的亚大陆型冰川,其积累与消融速度、运动速度也都居于两者之间。

庞大的冰川家族不仅气势磅礴,还成为了地表“雕塑家”。运动过程中,冰川通过侵蚀、搬运,在山体上“挖”出一个个冰斗,山峰因此变成了刀刃状,这也是覆盖着冰川的山体,会感觉凌厉如一把把长矛,直刺天空。

除了“削峰”,冰川在贯穿山麓时还开拓出了平缓的U形谷,峰谷错落,青藏高原的景观更加神秘而富有层次感。

 

王珊摄

 

当然,冰川的意义绝不至于雕刻地表,它是重要的淡水储备资源,灵敏的气候变化指示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

冰川融水是大江大河的重要来源,其水能蓄积量占全国水能总量的44%,它们是亚洲水塔背后真正的底气。其中,164条冰川融水汇入黄河,1528条冰川融水汇入长江。可以说,下游沿岸几乎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着来自冰川融水的滋养。

 

 

督察反馈情况指出,西藏自治区通过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投入83亿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和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深入推进珠峰垃圾治理、冰川生态保护。

但一个现象值得重视。西藏共有冰川23600余条,约占我国冰川总数的半壁江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发现,过去50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冰川面积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

记者在西藏采访时对于冰川退缩速度有着切身体会,无论是一路上频繁出现的大小冰崩痕迹,还是实地探访来古冰川、米堆冰川等时不断听到的:“十几年前,我们现在站的地方,都被冰层覆盖着”的叹息,都足以令人对这一现象高度警惕。

 

青藏高原一些地段沿途的冰崩痕迹。王珊摄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冰川退化的原因,记者来到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所”)。

青藏所拉萨科考办主任才东2008年从挪威卑尔根大学地球物理系博士毕业,博士后师从我国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

才东表示,在地质史中,有一个学术名词叫做冰期—间冰期旋回,在冰期最盛阶段,气候极其湿冷,冰川得到最大推进;两次冰期之间则为间冰期,气候温暖,冰川消融退缩。

在地球诞生后的46亿年里,除了初期火山遍地,其余时间都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处于第四纪冰川期中的间冰期。

自有周期变化是冰川退化的第一层原因,但这一过程被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加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核心结论已经明确:科学界存在广泛共识,人类活动导致了地球变暖;全球气候系统经历着快速而广泛的变化,且部分变化已无法逆转。

青藏高原对此更加敏感。过去50年间,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2倍,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段。

暖湿化趋势让高原冰川消融更快。虽然海洋型冰川本就有高消融、高补给的特点。但2016年,阿里阿汝错地区相对稳定的极大陆冰川连续发生两次冰崩引起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队的注意。

1961年以来,这片区域增温速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对冰崩发生可能原因的综合分析,科考队推测变暖变湿和特殊的地质地貌导致了阿汝冰崩的发生。

 

 

自有周期和气候变暖描述了冰川变化的大环境,但还有一层原因来自于旅游开发对冰川造成的直接影响。

冰川在形成过程中因雪花不断压实致密,孔隙逐渐闭合,最终成为淡蓝色的冰川冰,给人以澄净无瑕的观感,吸引着游客们忍不住走近一窥这片淡蓝色的秘境。

 

蓝色的冰川冰。王珊摄

 

这种或好奇或炫耀式的观赏让冰川面临了更多的人为扰动。在很多社交软件上,有不少教游客怎么徒步到达冰川更深处的无人冰面、冰洞的攻略,以实现“假装在南极”之感,评论中大多都是“能否再说详细一些具体怎么去”,偶尔有“现在去的人太多了!环境破坏严重”的字眼一闪而过。

才东认为,虽然冰川有其自身周期性变化,但一些小型亚大陆型冰川降雪补充不如海洋型冰川丰富,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很难恢复。再者,冰川看似完整,实则裂缝密布,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十分危险。

有着世界第三极之称的普若岗日冰原则更为特殊。

深居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保护区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面积42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也是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川。

冰原上海拔5200-5600米之间,被冰川研磨成的细沙在此汇聚成了罕见的“冰川沙漠”,冰川、湖泊、沙漠在此相伴相生。据双湖县相关负责人所述:前些年一些游客会开着越野车来到这里,期间车辆在荒原穿行会带起扬沙落在冰面上,再加上冰原本就大风天气多,让位于边缘的冰层仿佛穿上了一层黄色的外衣。

 

覆盖在冰川上的沙尘。王珊摄

 

才东告诉记者,洁净的冰川表面原本可以大量反射阳光,但沙尘对太阳辐射有着强烈的吸收作用,覆盖在冰层表面会让冰体温度升高,加速冰面融化。

2018年,双湖县旅游局发布通知,普若岗日冰原已对旅游爱好者关闭,进入生态恢复期,但网络上询问如何想办法才能进去的游客仍不在少数。

 

 

我国科学家曾做过两次系统的冰川编目,两次数据对比发现,数十年间中国冰川储量减少约20%,面积缩小约18%。其中,喀喇昆仑山的冰川面积在1978~2015年间锐减了237.5km²;长江源所在的唐古拉山脉最高峰有数十条冰川完全消失。

科学模拟结果显示,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情景下,到2045年,青藏高原东部部分冰川将强烈消融直至消亡,在温室气体高排放情景下,这一时间会提前到2035年。

由于冰川快速退缩和减薄,一些大冰川逐渐分化为多支小冰川,冰川的碎片化加剧,稳定性减弱。冰崩以及冰湖溃决可能带来的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将影响下游地区的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

当消融退缩到“拐点”甚至完全消失,“失去冰川的水量调蓄功能后,又必然会导致河湖来水锐减,带来江源地区草地沙化、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风险。”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所长许继军说。

不只是青藏高原,冰川退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2019年, IPCC发布《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提到,海洋和冰冻圈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持续变化,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川也在加速融化。

加强冰川退缩的观测研究与保护应对,成为当前紧迫的课题。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到2021年长江源综合科考再到前不久前的“巅峰使命”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考,冰川一直是我国科考任务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测量冰川厚度,分析冰雪样品化学成分,掌握冰川变化趋势和规律,科学家们密切监测冰川退缩的成因及生态影响。

科考只能还原冰川退缩的复杂背景。“冰川退缩是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胡甲均表示,延缓冰川退缩,除了需要加强科学观测与分析研究之外,还需要全社会踊跃参与“减碳实践”,减少人为活动干预,共同保护人类宝贵的冰川资源。

每个人都喜欢五彩斑斓的、温暖的、生机勃勃的景色,但这片冰冻世界只能永远洁白、冰冷、渺无人烟。在才东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冰川物理学,他正在从事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他的回忆里,有因车辆故障而独自在冰川待了两天一夜,有一起科考的队友掉进冰裂缝失踪,这些都不曾让他们退缩,科学家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世界。

正如纪录片《最后的冰川》所述:山脉和冰川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欣赏价值,它们是一个生命维持系统,为全球一半的人类提供日常生活的淡水,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些美丽的地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江苏省反馈督察情况
下一篇:西藏督察反馈提到冰川,它们还好吗?

最热文章

精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