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环境观察网!
环境观察网
首页 > 环保常识 > 正文

回首2022系列报道⑤丨黄柏河迎来白鹭翩翩起舞

2023-01-05 23:57:02   栏目:环保常识   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

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执法点,宜昌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邹良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2022年最新版的《黄柏河东支流流域磷矿企业基本信息资料》。从2016年起,这本资料册每两年更新一次,如今已是第四个版本。

可别小看这资料册,厚厚的180页,41家企业139个硐口的坐标一清二楚;企业生产工艺、排水去向、矿石堆场布局等信息也一目了然。

“有了这本手册,政府决策有据,队员执法可依。”在邹良心中,这本“宝典”是自己用脚步丈量换来的企业台账,它也见证着,一度被污染的黄柏河是如何摆脱“九龙治水”困局、成为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

扭转水域生态迫在眉睫,管理创新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说起黄柏河,邹良直言“它可太特殊了”。

特殊在哪?

“要知道,黄柏河是宜昌境内长江的一级支流,承担着200万人生产生活和100万亩农田灌溉供水的重任,是我们宜昌的‘母亲河’。”邹良介绍说。

而黄柏河的另一面,则是流域内集聚宜昌80%的磷矿开采企业,磷矿产量约占全省一半。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柏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曾十分突出,导致水环境质量逐年变差。

扭转水域生态被破坏的局面,迫在眉睫。“变革”的第一步,即打破行政区划与部门分工,成立宜昌市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集中行使涉及水生态保护的116项行政执法权;设立综合执法支队,依法履行水资源保护的行政执法职责。

邹良有幸成为综合执法支队第一批8个队员之一,也开启了他与黄柏河的故事。

他告诉记者,支队在县区不设分支,采取“一竿子管到底”的执法监管模式,做到执法机构人、财、物与县区隔离,有效解决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弊端,破解了“九龙治水”困境。

全方位加强管控,流域水质连续多年大幅提升

在黄柏河流域,磷矿企业主要集中在樟村坪镇,地理位置偏僻,群山沟壑间,查找一个个排污口如同大海捞针。

翻山越岭,蹚水过河,构成了昔日邹良的日常。

在邹良的讲述中,前些年为了节省时间,不得不穿越企业矿洞。“一进去,洞内臭气熏天,寒冷刺骨,里面最窄的地方只能爬过去。”

如今,宜昌市矿井断面全部安装高清晰探头监控且联网。虽然远程“千里眼”发挥效用,但只要系统“报警”,邹良和队员们依然第一时间前往查证。

流域综合执法机构通过开展“碧水保卫战清流行动”“清四乱”“三磷整治”等行动,全面加强河库水生态管控,取缔了流域违法排污口及畜禽养殖场,累计开展执法巡查619次,强制拆除库区非法捕捞抬网、拦网、网箱70余处,水库网箱养殖、非法采砂等历史遗留顽疾得到彻底整治。

过去一年来,邹良感慨自己身份的变化。“以往我们是调查队、拆迁队,甚至是特工队。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公众和企业环境意识的提升,违法现象少了,我们也要变为服务队,依法依规为监管对象服务。”

邹良与队员一起创建了企业服务微信群,主动与磷矿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指导监管对象在环保审批、违法行为整改等方面少走弯路,推广废水提标升级工艺。

黄柏河亦迎来了水清岸绿的崭新面貌。2017年到2021年,黄柏河东支流域Ⅱ类水水质达标率由72.21%提高到98.18%,流域水质得到根本改善。

破解中小河流水生态保护难题,探索可复制的流域保护经验

在邹良看来,黄柏河流域的变化离不开综合执法体制的创新,而对水质“约法”、实施生态补偿的做法,也进一步护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宜昌市制定出台了《黄柏河东支流域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实行水质达标情况与生态补偿资金、磷矿开采计划分配“双挂钩”。“这充分调动流域内政府和磷矿企业控污、减污、治污的积极性,也实现水源受益区与水源保护区共建共享、共治共赢,促进流域水质持续改善。”邹良表示。

更让邹良感到欣慰的是,治理黄柏河,“变革”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

就在这两年,黄柏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正式更名为宜昌市河流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局,综合执法支队更名为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同时肩负黄柏河和柏临河流域水生态保护职责。“行政执法权由116项拓展到138项,改革向更深层次探索推进。”

上下游、左右岸、水上水下全方位综合执法保护和管控,黄柏河迎来白鹭翩翩起舞。那一汪碧水清流,倒映出山水城市之美,也见证着河流治理的宜昌模式“初战告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2的年度记忆丨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下一篇:聚焦美丽海湾建设, 打造美丽中国“珠海实践”

最热文章

精华文章